一弯温暖的浅笑,一个满当的资料包,一抹矫健的身影。自三年前全省医保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郝文娟捧着一颗春风送暖的爱心,走村串户,走进了南县贫困户的心里。
勤勉认真,练就“最强大脑”
医保扶贫是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一环,具体工作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免繁琐复杂,比如贫困人员信息比对、医保系统身份标识,待遇落实情况分析、待遇报销、待遇补齐追溯、入户核查、与贫困对象面对面进行宣传交流等等。“如何更快地吃透所有文件政策,然后融会贯通,熟练执行好各项政策,再让所有贫困户能切实享受到各项政策”这成为了郝文娟投身医保扶贫工作的700多个日夜里,每天都要较劲较真的事情。在积极主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学习医保系统扶贫模块操作,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工作中,郝文娟俨然成长为南县医保事务中心的“最强大脑”。也因着这份对医保扶贫政策的了然于胸,对医保扶贫系统操作的驾轻就熟,对所有贫困户的牵肠挂肚,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事及贫困户的认可和信赖。受其鼓舞,好学上进、勤勉认真、乐于奉献精神已在南县医保局蔚然成风,她所在的团队至今未出现任何医保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郝文娟本人也因出色表现被评为2019年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脚踏实地,给予“一颗真心”
熟悉工作后,通过前期走访摸排和数据汇总分析,郝文娟发现南县许多的贫困对象都是因病致贫,其中重残户5798人、重病户5787人、边缘户708人。她越发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县医保局是窗口服务单位,窗口服务岗位处理日常的各种事务已让人无暇分身。面对人员配备不足的现实困难,她主动请缨,以一己之力挑起了医保扶贫重任。为了高标准、严要求、无盲区、无死角、全方位完成扶贫工作,确保全县医保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她常常牺牲各种节假日,加班加点。凭着对扶贫工作的执着担当,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对所有贫困户的拳拳爱心,她全力以赴带领工作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将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182人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让贫困对象全面享受到医保报销待遇。
不忘初心,一起“乘风破浪”
几年的扶贫工作多少会磨灭一些热情与耐心,而郝文娟却从未有半点的敷衍和厌烦,她总是目光坚定地说:“每每走进一户熟悉的贫困家庭,每每回想起他们真诚渴望和信任感激的眼神,总能想起自己的初心:帮助所有贫困群众享受医保扶贫政策,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稳定脱贫!”这份初心成了她步履不停地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的动力,更成了她带领所有贫困户一起“乘风破浪”的勇气。
为了确保每项惠民政策不漏一人,让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得到切实帮扶,郝文娟用心落实异地就医追补工作,通过反复与扶贫系统名册进行比对,2019年全县找出没有享受异地就医追补资金的困难群众3074人,追补总金额173.97万元,2020年至今追补149人,追补总金额57.70万元。在南县三仙湖镇,一名叫管云(化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患有直肠癌,资料显示其住址为三仙湖兴洲村,在发放追补资金入户时却在兴洲村找不到患者本人和其亲属。郝文娟一遍又一遍地与县扶贫办及村干部联系,多方打听后得知患者已搬迁至三仙湖集福村,4280元的追补资金终于送到了贫困户手中。
茅草街镇福兴村边缘户廖楚(化名)患大病已死亡,因异地就医大病保险尚没有纳入“一站式”结算服务,他的妻子也不知晓报销政策,廖楚异地就医大病报销手续一直没有办理。郝文娟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进行核实,并落实追补大病保险报销费用10200元。为避免类似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她积极与承担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沟通、协调,针对符合大病保险补偿标准而因异地就医未享受到大病保险待遇的参保对象,采取及时追补方式,由乡镇年底通知追补到位,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在中鱼口镇宣传走访时,郝文娟了解到育新村的精准扶贫户刘军(化名)离异多年,生活拮据,2019年9月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更是雪上加霜。郝文娟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他数次住院共花费11万余元,因不了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办理要求,只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早该做的化疗也因无法承担治疗费用而迟迟未去。考虑到刘军有病在身行动不便,又没有家人可以代劳,郝文娟主动来到刘军家中,取来他的住院清单等相关资料,为他办理了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手续。共计2.3万元的报销款,虽不是很多,但对刘军而言却好比雪中炭,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医保扶贫的温暖,也有了重新接受治疗的勇气和希望。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郝文娟信心满满:“我们用真情换真心,用行动倾情帮扶贫困群众,带领大家一起‘乘风破浪’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