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生宝宝得花好几千,没想到一分钱没掏,太省心了!”9月1日,在岳阳市妇幼保健院顺利分娩的田女士,抱着刚出生的宝宝,难掩心中的喜悦与感激。这一天,岳阳市职工生育保险“定额包干”试点正式启动,像田女士这样的参保女职工,率先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
仅仅两天后,9月3日,临湘市人民医院也迎来了首位“零自付”产妇。这份惠及孕产妇的福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岳阳市医保局历经半年多深耕细作的成果。为了切实减轻育龄职工生育医疗负担,自今年3月起,该市医保局主动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政策与资源支持。同时联合财政、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开展多轮精细测算,确保政策设计科学合理。此外,还专门邀请产科临床专家、医保管理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论证,反复打磨方案,最终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出台《职工生育保险住院费用定额包干支付试点办法》,并精心遴选包括临湘市人民医院在内的23家优质助产机构,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全力推动政策范围内孕产妇“零自付”目标落地。
根据试点办法,参保女职工只要自愿与试点医院签订服务协议,就能便捷享受定额包干待遇。具体标准明确:顺产项目由医保统一包干4000元,难产项目包干6000元,每多生育一胎,还可额外增加1000元包干费用。更让孕产妇暖心的是,此前生育保险报销目录未涵盖的镇痛装置使用费、电刀耗材费、病房空调费等自费项目,此次全部纳入包干范围,彻底解决了“报销后仍有不少额外开支”的痛点问题,真正让孕产妇实现“账不垫、钱不掏、零跑腿”。
在保障母婴安全与政策灵活性方面,试点办法还特别设置了“弹性衔接”机制。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突发并发症,或因病情需要不得不退出既定临床路径,医保报销将自动切换为现行生育保险政策,确保医疗待遇不中断、保障不打折。同时,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避免过度医疗,办法明确要求试点医院必须严格遵循生育临床路径开展诊疗,若因违规诊疗导致费用超出包干标准,超出部分需由医院自行承担。针对高危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政策更是给予重点关注,明确其直接按住院报销政策执行,全方位筑牢特殊群体的生育安全防线。
基金安全是政策可持续实施的关键。岳阳市医保局提前通过模拟不同生育场景,开展了多轮基金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新政实施后新增的基金支出,完全处于全市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为政策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仅如此,政策还建立了年度动态调整机制,未来将根据基金实际运行情况、医疗服务成本变化等因素,适时对包干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持续筑牢基金安全防线,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能够长期稳定惠及更多育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