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习近平总书记富有哲理的话语,体现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文明视野。
当历史的指针划向21世纪第20个年头,中国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的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成功实现。最深的牵挂,最浓的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的脱贫攻坚“进军令”犹在耳畔回响:“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工作要做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湘西自治州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领会,忠诚担当使命,他们锁定脱贫目标,聚各方之力、全民之智,尽锐出战、全力攻坚;他们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一目标,将医疗保障作为健康扶贫的重中之重来抓,有效化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湘西答卷。
谈及医保扶贫,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石拔哑感慨万端,2019年6月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总费用7997元,综合报销7198元,自己只花了不到800元,现在他恢复了健康,又在村里做起来了小买卖
列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重视程度无以复加
初秋的湘西,阳光普照在154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林尽染、美轮美奂、温暖安详。
在泸溪县己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大力告诉我们,自己前年夏天上山砍柴,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导致小腿骨折,当时的医疗费1.55万元,但自己只花了3096元,就把腿给治好了,县医保中心补助高达1.24万元。“医疗帮扶工程让我避免了因病返贫,政策真是太好了!”回忆起自己的这段经历,杨大力唏嘘不已。
近年来,湘西州州委、州政府把医疗保障工作作为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研究、部署、改革,把医疗救助帮扶纳入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扎实推进,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大病保险率、大病救助率均达100%;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85%以上、特困群众全额报销,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加入了福建三明市药品采购,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的经验还获得了省委深改办在全省推介。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湘西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在2016年6月28日专题研究医疗救助帮扶工程时,就提出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综合实际报销比例要达85%以上,特困群众全额报销的目标任务。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多次调研医保扶贫,专门研究医保扶贫工作。省医保局王运柏局长专门到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医保扶贫工作,他指出“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医保工作,湘西州医保扶贫、药品耗材改革、打击欺诈骗保等工作扎实,卓有成效。湘西医保工作抓住了重点,找到了难点。“
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运柏到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医保扶贫工作
湘西州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医保扶贫工作,健全责任制,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完善政策做加法,严控费用做减法,夯实基层做乘法,创新机制做除法。湘西州医疗保障局,把医保扶贫当做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注重把握精准精细这个科学方法,确保“应纳尽纳、应助尽助、应晓尽晓、应享尽享”,建立了与国扶系统、民政系统、残联系统数据一周一比对,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清零的工作机制,医保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
龙山县里耶镇桥上村的土家族山歌手彭军,激动唱起了土家山歌:“太阳出来照九州,农民个个喜心头;都夸医保扶贫好,大病小病不用愁;国家政策向前走,黄河长江向东流;医疗扶贫为百姓,民生更上一层楼。”
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政策红利100%覆盖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曾几何时,这片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长期因地处武陵山腹地,亦成为“穷得让人揪心”的地方。
当“春天的故事”再次唱响,贫瘠的土地上,焕发出崭新的容颜,欢快的歌声中,勃发生机扑面而来。为了让医保扶贫真正做到底数清、目标准、效果佳,湘西自治州委副书记廖良辉多次专题研究调度医保扶贫工作,副州长吴凌频对医保扶贫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深入8县市入村、入户解剖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湘西自治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在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起付线相应减半,报销比例相应提高10个百分点,各县市均已按照省州相关规定,先后出台了各自参保缴费方案,明确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补助标准,对贫困人口个人缴费部分实行50%以上政府资助。因情施策,确保了基本医疗政策落实到位。
大病保险为州级统筹,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两次调标,湘西自治州2018年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50元/人,2019年度调整到65元/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封顶限额封顶线为30万元,并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封顶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起付线下调至4000元,分段补偿比例中0-3万元这段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高5%,即分段比例报销标准为65%、70%、80%、90%。全州一盘棋,确保了大病保险倾斜政策落地落实。
按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整体部署,医疗救助工作职能从民政部门划转到医保部门,2019年7月湘西自治州民政局将医疗救助职能正式移交到医疗保障局,州医疗保障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督促指导县市做好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贫困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通过资助参保、实施住院医疗救助、特殊病种门诊医疗救助、困难退役军人救助等方式,切实减轻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夯实救助网,增强了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
与此同时,湘西自治州立足以人为本的目标,优化医保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让贫困人口少跑路、不跑路,推行“一站式”结算;另外,他们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推行按病种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套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百姓的“救命钱”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守护好老百姓的救命钱。
从2019年9月份开始的全州医疗保障系统开展百日攻坚战
“四百行动”“三个回头”,即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费政府补助政策落实率达100%,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率达100%,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不超过90%标准的达100%;对贫困人口参保信息全面“回头比”,对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情况“回头查”,对贫困人口医保优惠政策宣传情况“回头看”,进一步为贫困群众兜牢了医疗保障底线,让贫困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湘西自治州医保局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医疗专家深入扶贫联系村花垣县洞溪坪村开展义诊活动,深入排查群众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政策享受、报销比例等状况。
不漏一户、不少一人。一条条攻坚思路,真刀真枪,击中痛点。一系列实招硬招,大刀阔斧,触碰难点。截至2020年6月30日,湘西自治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7214人,100%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县域内住院补偿134957人次,总医疗费用46392.47万元,报销总金额达到40536.96万元,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87.38%,医保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
大病互助加厚保护层,因病致贫或返贫,已成历史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全面小康,这个纵贯千年的美好理想、激荡百年的奋斗目标,如一轮朝日已见东方既白,喷薄欲出。湘西自治州把医保扶贫的成效写在村村寨寨的“气质”里,更写在群众的笑颜中。
凤凰县的麻女士今年42岁,一年前不幸患上乳腺癌,不得不长期奔波吉首凤凰两地,与病魔展开着艰难的斗争。虽有医生给她的莫大信心,但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又让她愁眉不展。没有工作,还有2个孩子需要抚养,仅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高额的医疗费用难以承受。
艰难关头,医保扶贫政策的阳光很快照耀到这个家庭。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补充保险等保障线之后,麻女士的治疗费用,个人仅需支付10%。不仅如此,在医保扶贫政策的保障下,麻女士在州一医院住院还可以直接报销结算,后期门诊的巩固治疗,也因为“长处方”政策的实施,免去了频繁奔波之苦。
秋日的阳光温和地洒在麻女士微笑的脸上,接受我们采访时,她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医保扶贫政策,我这个家就完了!”
“医保扶贫政策汝(苗语“好”的意思),看病不再心里苦,党的温暖照苗乡,齐心协力奔小康;讲起往日眼泪流,十个得病九个愁;伤风感冒就靠忍,大病才往医院送。”吉首市矮寨镇苗歌手吴腊保质朴的山歌,唱出了苗乡人民打心眼儿里对医保工作的肯定。
大病互助加厚保护层,在湘西州,像麻女士这样患病的群众,因病致贫已成历史。
惟愿苍生俱饱暖。湘西州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忠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贫困人口“两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落地落实,医保健康扶贫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工作,获得了省医保局的肯定。
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签约病人“签而无药”现象,防范因病致贫风险,湘西州委攻坚办、州医保局、州卫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签约病人送药上门服务的通知》,在全州范围内对农村贫困人口“两病”签约病人开展上门送药服务。
夺取全面小康,越到最后越要咬紧牙关,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我们相信,湘西自治州医疗保障系统将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顽强意志、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奋勇姿态,继续为脱贫攻坚贡献新的医保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