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家庭温暖每个小家庭,努力做到不让一个人掉队。自2019年1月组建以来,怀化市医保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六保”和“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力推进医疗保障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医疗保障扶贫工作,严格对标医保扶贫工作要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成果斐然。
据统计,2018年—2020年(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建档立卡应参保贫困人口2312446人,累计已参保贫困人口2312446人,参保率达100%。贫困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已由县市区财政按照标准全额予以补贴,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全市县域内住院医疗总费用185035.79万元,综合保障支付165276.36万元,实际综合报销比例89.32%。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已为贫困人员补偿76945人次,补偿金额10976.72万元。全市医疗救助已为贫困人员补偿172621人次,补偿金额9241.24万元。全市县域内“一站式”结算共计402353人,报销总金额165276.36万元,实际报销比例达89.33%,贫困群众报销结算医保费用更加便利。
责任担当到位问题短板逐一清零
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怀化市医保局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协调和调度全市医疗保障扶贫工作。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15次党组会或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保扶贫工作,局党组成员与相关科室、医保事务中心负责人先后走访帮扶村20次,对各县市区进行“四不两直”督导检查25次,交办问题清单13份,通过全面查找漏洞和督促及时整改,切实补齐全市医保扶贫工作中的短板弱项。
综合保障到位政策待遇全面落地
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怀化市将参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的政策范围内费用(指按项目付费)报销比例提高了10%;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分娩综合保障达到8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33种大病专项救治县域内综合保障达到85%以上,经转诊程序,县域外综合保障比例达到80%。同时,对达到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和特殊病种实施医疗救助托底保障。
支撑服务到位 民生底线更加稳固
为有效提高扶贫工作效率,怀化市医保局高度重视医保扶贫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加强医保数据分析。针对部分老百姓因金额少不愿来报销城乡居民大病费用,采取主动联系本人或当地财政,通过直接转账的方式一一落实。此外,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医疗保障帮扶工作,将符合条件的340个集中安置区的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范畴,确保搬迁群众就医方便、待遇落实。
医保基金事关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为此,怀化市医保系统持续推进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全面督促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进行自查自纠,并利用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依托怀化移动通讯定期群发短信,大力宣传医疗保障扶贫政策最新动态。积极举办乡镇、村支两委专干培训班,让全市基层干部全面掌握医保扶贫政策。
机制创新到位 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怀化市医保系统不断加强与扶贫、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实时对接,摸清“六类人员”底数,实时做好动态调整,做到一周一更新、一月一比对,做到精准标识和保障。采取“面对面”沟通交流、设立乡村医保政策宣传员、建立村医医保服务微信群等方式,差异化解决贫困群众就诊报销难题,提高贫困群众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
近年来,怀化市加大对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倾斜力度,落实家庭签约医生12元医保支付资金,建立特慢病县市区集中评审制度,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进一步优化县域内“一站式”结算流程,在定点医疗机构开辟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设立贫困人口报账窗口和贫困人口优惠政策宣传栏、报账费用公示栏。
(文/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