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医疗保障局
导航 - 湖南省医疗保障局

宜章县人民医院肖志红: 赶上“好时候”就要“做好事”

来源:湖南省医保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3日

  “我要回老家,不是在开玩笑。”2008年,34岁的肖志红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意外的决定——从工作了5年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辞职,转而回到老家宜章县人民医院。10多年后的今天,当提及这个决定时,没有人再质疑他当初的选择,而他却笑着摆摆手说“我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为什么当初众人反对的选择又会受到众多肯定?这个“好时候”是什么意思?


  肖志红(中)参加志愿服务。

  县级医院有了神经外科

  “以脑卒中为例,脑卒中一旦发生,6小时以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窗’。错过‘时间窗’,脑组织很可能出现不可逆损伤,导致患者严重残疾或死亡。”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肖志红深谙“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

  2007年底 ,正在医院值班的肖志红接到紧急电话:宜章县人民医院接到一名突遇车祸昏迷的患者,医院没法进行开颅手术,需要紧急转院,请做好相关准备。

  当年湖南发生百年难遇的冰灾,县里到市里的多段道路被封闭,平常1个多小时的路程,救护车6个小时才赶到。经过肖志红的全力抢救,该病人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也落下了终身残疾。

  “像这种情况太多了,当时能够进行开颅手术的县级医院很少,病人要治疗只能到市里来,路上耽搁的那段时间,往往导致病人神经细胞不可逆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能够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当接到宜章县人民医院抛来的“橄榄枝”时,没有多加犹豫,肖志红便同意了。

  2008年11月,他成为宜章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创建宜章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这个新成立的科室由他主刀完成了150多台开颅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多项技术填补了县内空白,并在2016年成功创建成为郴州市重点学科。

  赶上“好时候”就要“做好事”

  在宜章县人民医院,贫困户通过“一站式”结算办理出院手续结账时,都会收到一份“明白表”:住院花费、报销金额、比普通城乡居民多报销的金额……健康扶贫政策的利好,每个贫困户都直观地感受到了。在宜章县人民医院,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近3年。

  “2017 年9月29日,医院启动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模式,这在全省也是首例。”肖志红骄傲地说。2018年, 省委书记杜家毫赴郴州调研时来到了医院,就“一站式”结算的平台搭建和落实,肖志红做了详细的汇报。

  无病共同防、小病就近治、大病不出县、危重疑难复杂病有序外转——在宜章县,全县95%以上的农村贫困患者都在县域内治疗,这便源于县域内医共体的建设。

  2017年10月,肖志红组织全县23家乡镇(中心)卫生院组建了“宜章县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采取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式与各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重组。2018年4月,他又与黄沙、岩泉、玉溪等3所中心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

  如果说小病就近治是医共体建设的成果,而让大病不出县的关键就是寻求帮助指导。肖志红说,如今医院已经与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定期有专家来医院进行治疗和指导,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救治。

  “当临床医生时,我觉得最遗憾的事是因为各种原因患者最佳治疗时间被耽误。成为一个医院的管理者后,我觉得最遗憾的事是没有落实好一个好政策。现在好政策这么多,我正是赶上了好时候哩!”对于医院做出的成绩,肖志红这样说。

    (文/张丹妮)

信息来源:湖南省医保局办公室     责任编辑: 黄浔
打印

宜章县人民医院肖志红: 赶上“好时候”就要“做好事”

14036881

底部嵌套 - 湖南省医疗保障局
无障碍浏览